會有非自願單身心態?要如何調適與改善?
撰文者:林冠伶臨床心理師

圖片來源:Netflix《混沌少年時》
會有非自願單身心態?要如何調適與改善?
社會文化的影響:現代社會對於戀愛與性關係的期待,使部分人認為擁有親密關係是衡量個人價值的標準之一,沒有辦法擁有親密關係會被歧視或貶低,例如在我們文化中有「敗犬」、「剩女」、「單身狗」、「賴家王老五」等,對單身人士給予不友善的標籤。
自尊心受挫與自我認知扭曲:長期缺乏正向的人際回饋可能讓人對自身價值產生扭曲的認知。例如,可能覺得自己在異性眼中毫無吸引力,或認為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獲得愛情,導致怨恨和悲觀的心態。
網路社群的強化作用:透過討論區、論壇等媒介,可能會讓有這樣心態的人,感覺自己擁有的觀點是受到支持與欣賞的,且在網路上得到他人回覆也是一種被看見、被肯定、被注目的經驗,無形中增強或激化這樣的心態,逐漸形成對異性敵視的態度,甚至認為社會不公平地偏袒某些族群。
什麼樣的族群容易患有「Incel」的心態?
人際孤立的族群:無論是缺乏同性或異性的朋友,緊密的人際互動能帶給人機會,透過他人的眼光、回饋、和反應,形成對自己客觀、合理的評價,人際孤立都可能使個體缺少社會回饋,導致對自身與他人產生僵化的認知。常見的僵化認知有:自己注定無法被他人欣賞,或認為他人對自己只有憐憫或敵意。
仍在自我探索階段的族群:青少年與年輕成人在探索自我、性別認同、性向時,可能會發現自己與他人稍有不同,並感到不安,同時害怕這樣的「不同」被人發現,他們可能會採取極端的補償行為,例如展現極端的陽剛氣質、輕蔑異性,或選擇退縮並與外界隔離。
反覆經歷情感受挫者:曾經在親密關係中遭遇背叛或被拋棄的人,可能會將這些經歷內化為對異性的負面刻板印象,例如認為「女人只愛高富帥」,或「男性應該主宰戀愛市場」等。這些簡化的觀點可能成為自我安慰的方法,卻也會強化對異性的敵意。
對自身社經地位感到不滿的人:有些人可能努力工作、犧牲許多,但仍無法獲得期待中的社會地位或經濟成就。當他們將自己的不公平遭遇歸因於性別或社會階級時,可能會發展出男尊女卑的觀點,將怨氣發洩在異性或某些群體上。
意識到自己有「Incel」心態時如何調適或改善?
拓展社交圈與參與社會活動:與更多人建立聯繫有助於擴展視野,增強自尊。參與興趣團體、志工活動或運動社團,一群有相同興趣嗜好的人,較能夠有共同話題或親近性,可減低社交的困難度。
提升自我認知與建立正向信念:參與團體活動,有機會認識到自己的價值不只取決於戀愛或性關係的魅力等,嘗試透過不同的方式發掘自身的優勢,並培養自信。
調整對戀愛與親密關係的期待:不要將戀愛視為個人成就的唯一衡量標準,而是應該關注如何與他人建立健康、平等的關係。建立一段關係,不管是不是戀愛或親密關係,都是有價值的,你有機會透過他人的回饋去修正對自己的看法。
尋求心理支持與專業協助:如果「Incel」心態已經嚴重影響生活或導致敵意與憤怒情緒,且依靠自己進行上述建議都很困難,可以考慮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,透過心理師的專業協助自己建立較有彈性且較多元的自我評價系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