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養自己:為自己的玫瑰園 重新澆水

2025-11-12

(作者: 范馨云心理師)

我們每個人都有第一次誕生,在某個命定的時刻,從母腹落地。那時我們只能透過哭聲呼喚,等待照顧者的回應。照顧者的眼神成為我們認識自己的鏡子,映照出「我是誰?我值不值得被愛?」

但隨著長大,我們常常把自我價值交給他人的評價:一句掌聲讓我們信心大增,一個質疑卻又讓我們跌落谷底。這種情緒的拉扯提醒著我們—我們需要「第二次誕生」,開始重養自己。


重養自己,就像在荒地裡栽種一畝玫瑰園。這是一段緩慢卻值得的歷程,需要四個步驟:

1. 鬆土:鬆動僵化的思維

🌹 心理意義:自我認證從相信自己開始。若總是否定自己,沒有人能替你建立穩定的自信。

💡 日常練習:

• 每天睡前寫下「我今天做得不錯的三件小事」,不論大小。

• 嘗試把「我做不好」改為「我正在學習」。


2. 播種:建立自我與他人之間的界線

🌹 心理意義:別人的眼光是參考,而不是定義。保持自我覺察與邊界感,避免過度受他人影響。

💡 日常練習:

• 當別人給你評價時,先深呼吸,再告訴自己:「這是他的觀點,不代表我的全部。」

• 每週問自己一次:「有哪些事情是我真正渴望的,而不是為了取悅他人?」


3. 澆灌與修剪:滋養與調整自我

🌹 心理意義:澆灌是維持優點,修剪是負責任的調整。澆灌代表著自我照顧與自我負責並肩而行。

💡 日常練習:

• 每週列一張清單:哪些事情讓我充實?哪些讓我消耗?

• 把一件「讓我有能量的事」固定排進行事曆,例如散步、繪畫或音樂。


4. 施肥:運用資源,度過低潮

🌹 心理意義:低潮時,不急著否定自己。懂得善用內外部資源,就是在為土地施肥。

💡 日常練習:

• 當感到低落時,先允許自己暫停,對自己說:「這只是一種情緒,不是我的全部。」

• 寫下「我曾經克服過的三個難關」,提醒自己其實有韌性。

• 適時向朋友、家人或專業資源求助,把支持網絡納入你的園地。



自我重養的過程,不是要讓玫瑰園完美無瑕,而是讓它長出屬於你的花朵。當你願意持續澆水、施肥,你會在某個日子裡聞見玫瑰的香氣,甚至在雨過天晴後,看見掛在花園上的彩虹。

那麼,今天你願意為自己的玫瑰園,先澆一點水嗎?